什么是三无特困户三无光伏

长安花落尽2023-09-26 21:11:29我要评论

什么是三无特困户三无光伏,第1张

xx的"三无人员"指哪些人群?享受的政策是什么/

三无人员:指由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丧失劳动能力而无力抚养的公民。

三无五保人员的政策:

一、农村五保审批条件及释义: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抚养、抚养和赡养义务人。 

老年人:我国界定60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业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已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五保审批要求视力、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为一、二级重残。 

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是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1、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但是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2、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无劳动能力 3、申请五保供养的对象无生活来源 二、农村五保审批程序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委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它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委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弟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本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行复核。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三、城市三无人员和农转城的三无人员按农村五保审批政策执行。 

四、按照有关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我县原则上实行年度一次审批制,经批准符合条件的五保人员从次年元月开始享受相关五保待遇。 

五、忠县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从2012年10月1日起):农村五保为每人每月265元;城市三无人员为每人每月400元。

扩展资料

新三无人员指的是:

新三无人员是指无权、无势、无钱或无房、无车、无存款等人员。这是社会上对传统三无人员(指由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概念的新解。现在社会上所说的三无人员,大多都带有贬低的意味,不要用这种称谓去说身边的朋友或同事,以免产生误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无人员  百度百科-新三无人员

什么是三无人员?xx对三无人员有什么优惠政策?

三无人员:指城市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中的人员。\x0d\x0axx对三无人员优惠:\x0d\x0a政策北京市民政局、财政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政府不仅负责居住、养老、看病、上学,每月还要给零花钱,供养标准不低于各区县上年度的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x0d\x0a根据《通知》,政府将向他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具体包括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供给粮油、副食品、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并提供疾病治疗和办理丧葬事宜。\x0d\x0a政府将资助城市特困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由区(县)民政部门实报实销,所需资金由区(县)财政全额负担。\x0d\x0a已经享受老年保障待遇或参加且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城市特困人员,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x0d\x0a此外,城市特困人员在接受各类教育期间,按照本市教育救助有关规定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分散供养且住房困难的城市特困人员,可优先享受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和住房租赁补贴等住房救助政策。

三无人员是特困户吗

低保户就是符合低保标准的,特别困难,三无的 都可以去申请,如无赚钱能力,孤寡老人,残疾等等,都可以去申请为低保户。领取政府补贴。

什么是三无人员?

“三无人员”是指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不能接受抚养的公民。

三无工作人员,是指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不能依法强制扶养或者无劳动能力不能抚养的公民。

“三无”是指城市的“三无”,而农村一般指的是的“五保”。如今社会上的“三无”大多带有轻视的意味。

扩展资料: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城市极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益,民政部门负责极端贫困人口资助申请的审批、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受理和管理城市特困人员的资助申请。

政府对三无人员的支持:

1、集中扶持:优先扶持户籍所在地区的扶持服务机构。

2、分散扶持:户籍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无人员

什么叫城市三无人员?xx给予什么的待遇?谢谢 城市有五保户, 五保人员吗?

一、城市三无人员:城市户口,且非农业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没人养活)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xx给予的待遇:

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2. 最低标准按照市统计局、xx统计局公布的各区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确定。

三、农村五保户是xx针对农村户口、农村弱势群体推出的保障措施;城市三无人员是xx针对城市户口、城市弱势群体推出的保障措施。所有城市只有城市三无人员,没有五保户。

扩展资料: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方式:

集中供养:应当优先由户籍所在地区的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

2.分散供养: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供养标准:

1.不得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应根据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2.最低标准按照市统计局、xx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各区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确定。

3.每年第二季度,各区(县)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市统计局、xx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制定本区(县)当年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当年7月1日实施。

五保户  百度百科

城市三无人员 百度百科

什么是三无特困户三无光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贫困户三无人员指什么、什么是三无特困户三无光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