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不小心咽下去怎么办?
2102023-2-19
左相:
一、 左丞相的简称。
二、官名。春秋 齐景公始置。唐 龙朔二年(662)和 天宝元年(742),二度改 侍中为左相。
三、指代李氏朝鲜最高行政机关议政府。
右相:
一、右丞相的简称。
二、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唐龙朔二年(662)和天宝元年(742)二度改中书令为右相。
相为百官之长,佐国君理万机。有只置相的,也有左相、右相并置的。春秋时齐国就左右相并置。《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新唐书·玄宗纪》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区别:
1、左丞相,官名。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各一人。战国时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
2、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自汉至金有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书右丞、中书左丞(元先右,明先左)。又清末新设和部及民国袁世凯统治时期亦置右丞。
3、大多情况下,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
是,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李斯是左相,王绾是右相
左相和右相的分立,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制衡”,是在确保皇权至高无上的同时还能保证相权充分发挥“辅佐”作用所做出的一种设定。而他们的职责便是,在向皇帝尽忠的同时,监督约束另外一人的行为。
在电视剧中,左相和右相的设置目的更多是为了制造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如电视剧中所展示,当左相或者右相之中一人的权力过分膨胀的时候,皇帝可以通过及时的扶持另外一人来平衡局面,避免相权过分地膨胀进而威胁到皇权。
丞相之位,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已经存在,代代流传,从秦朝到朱元璋废除丞相这1600年之间,丞相之位的具体设置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断断续续。随着朝代的演变与推进,历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将朝廷大臣的权力进行平均化,尤其是相权。
在唐代之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受到进一步的削弱。根据资料可见,玄宗开元时将尚书左右仆射改为了左相和右相,但是不理政事,手中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不能称之为宰相。天宝时期恢复仆射原名,而改侍中为左相,将中书令设置为右相,后来也都恢复旧名。
左相和右相虽然名字有所变化,但是职责却没有太多变化。从职位设置的最初目的上来讲,右相(中书令)负责诏书的起草,左相(侍中)负责审核,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亦存在职务相互交叉的情况。
左相右相之分,只是一种职位和中央集权模式演化的产物,是皇帝为了确保自身皇权而做的一道保险。
左相右相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左相和右相是哪个朝代、左相右相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