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怎么办
1962023-3-19
《医林改错》二卷,王清任撰刊于道光十年(1830),是他访验脏腑四十二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国中医解剖学上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著作。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清玉田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衔。二十岁左右始习医,后久居京师,以医为业,并开了一间「知一堂药铺」,名噪京师。他是第一位对传统医学体系提出严厉纠正的中国医生,并被清末西医德贞(Dudgeon)誉为:“近代中国解剖家”。他的著作《医林改错》于1830年(道光十年)在北京刊行后,造成不小的震撼。据统计,该书自1830至1950年竟再版了40次,为古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学著作所不及,影响一代医学思潮甚巨。
对于他的评论历来不绝,褒贬不一,各有所重。近代医家刘钟衡(约生于十九世纪末)谓:“王清任先生《医林改错》一书,以独见之智力,辟古人之非,惊喜交集,半生疑窦,一旦豁然。”刘自述他在1884年到上海购买西医书数种,其中看过合信氏之《全体新论》后,发现其中描绘之“骨肉脏腑,半与前书脗合。”所以他给王清任的评价是:「西医于骨肉脏腑逐层剖验,形真体晰,中华向无此条」,而“千载而后,阐发余蕴,实王先生《改错》一书,为之嚆矢也。”可见后来被称为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们,在当时也受王书甚多的启发;而王书与西医之说有类似之处,它们都对传统中医做出批评,皆对当时的医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最有名的不用说,得是《本草纲目》了。
除此之外,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也名气不小。
第三部我个人比较推崇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本书争议很大,但是作者王清任不迷信古籍,通过解剖来客观认识人体,纠正了很多古医书的错误,这种思维和做法,在封建时代,堪称英雄壮举。
道光版本。聊城大德医馆珍藏百年的清代传奇大医王清任先生的《医林改错》,医馆指出只有36个方子是道光版本,世人在后续生活中依旧在不断填充书中没有的治病方子。
关于医林改错是哪个朝代的书和医林改错是谁的著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