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小李杜是哪个朝代

舍溪插画2023-10-12 01:14:07我要评论

诗人小李杜是哪个朝代,第1张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唐朝诗人,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因其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也称杜牧为杜樊川。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等等。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除诗歌外,杜牧的散文也颇有成就。他的一些记人叙事抒情状物的文章在艺术上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并且善于形象地描写、叙述,鲜明生动,富于真切感。

小李杜是什么时期的诗人

小李杜是唐朝时期的诗人。

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约公元813—约公元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xī)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有《泊秦淮》等诗。

李杜

为唐朝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

李白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代表作有《杜工部集》《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

诗人小李杜是谁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小李杜是谁?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吧,那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文学史上讲“李杜”,指的是大诗人李白、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晚唐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十七岁时,以文才受到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二十五岁时,靠令狐楚之子令狐綯的推荐,考中进士。不久,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他的才能,将女儿嫁给他。但他不仅没有因此而青云直上,反而受害无穷。当时朝廷中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互相陷害,造成所谓“牛李党争”近四十年。令狐楚父子是牛党重要成员,王茂元属李党。这样,李商隐就陷进了朋党漩涡,一辈子不得脱身。牛党恨他“背恩”,极力排挤他,他在朋党斗争的夹缝中,过着寄人篱下、穷愁潦倒的日子,只活了四十六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大意是,希望做一番扭转乾坤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泛舟归隐)这是李商隐年轻时的抱负。由于关心政治,他写了一些讽谕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描写了长安西郊农村破落荒凉的景象,指出xx的治乱“在人不在天”,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生活的愿望。但这类作品很少。他对宦官专权极为愤慨。唐文宗大和九年,宦官诛杀朝臣几千人(史称“甘露事变”),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而他写了《有感》二首和《重有感》,毅然呼吁诛讨宦官。他的朋友刘蕡、被贬死,他也写诗为之呼冤。这些都是李商隐的可贵之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南朝》《隋宫》等集中揭示了历代亡国之君享乐以致亡国灭身的历史事实。《贾生》借汉代贾谊的怀才不遇,把批判矛头指向“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晚唐皇帝,议论极为新警。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最为人们传诵的是那些以“无题”为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的爱情诗。其中可能有少数是借写爱情而另有寄托,但究竟哪些诗是“借美人以喻君子”,历来众说纷纭。如下面一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动词,照镜子)但愁云鬓(乌云般的松软头发,借指青春年华)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喻指女子住处)此去无多路,青鸟(喻指传递消息的人)殷勤为探看。

前两句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三、四句写别后对女子的相思之深,五、六句设想女子也在日夜想念他,最后两句借神话中的“蓬山”和“青鸟”表达了他们希望互通消息,使彼此得到安慰的心情。全诗对仗工整,比喻新奇,写得朦胧曲折,耐人寻味。至于诗中女子是谁,有无跟作者身世有关的政治寄托,作者不肯明言,别人也很难说准。总之,这类“无题”诗最能显示他的风格特色——善于用含蓄象征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曲折细致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他也因此成为古代诗人中写爱情诗最多最好的一个。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写景咏物的诗也有独创性。《登乐游原》是其中名作。

李商隐的诗,尤其是七律,在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也很有特色。它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流派,对诗歌艺术作出了新贡献。但由于“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诗表现个人苦闷的多,反映的生活面不广。此外,有些诗用典太多,晦涩难懂,所以鲁迅在称赞他的“清词丽句”时,又对他不满。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官宦人家。青年时曾钻研儒家经典,注意研究财政、军事,对国事表示了深切关注。二十六岁中进士后,由于思想和腐朽的当权者格格不入,加上性情刚直,不屑逢迎,所以在官场一直不得意。为此他悲愤消极,常放荡于歌楼妓馆,以纵情声色消磨时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便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杜牧博学多才,诗歌、散文、辞赋、书法都很擅长,而以诗歌成就最杰出。他的诗风格豪爽英俊,在晚唐诗坛上自成一家。特别是七言绝句,有特殊成就。

杜牧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在唐帝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多事之秋,他针对现实弊病,写了一些政治性很强的作品。《感怀》《郡斋独酌》是抒发理想和忧愤的力作。《河湟》《早雁》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著名的《阿房宫赋》用辞赋体铺叙阿房宫的豪华和里面的人物、珍宝,秦朝的灭亡来警告当时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的唐敬宗,深刻地总结了历代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他的咏史绝句素享盛名。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就不惜劳民伤财,从四川飞马接力传送,给她弄鲜荔枝。这首诗就是针对唐玄宗的昏聩所发的史论,也是对晚唐享乐的帝王们含蓄的讽刺。《过骊山作》借谴责“独夫”秦始皇,提醒统治者:“黔首(百姓)不愚尔益愚!”可谓警辟深刻之至。又如《赤壁》,诗人从一件久沉赤壁江边沙底的残断兵器,引出了惊人议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在河北临漳,是曹操晚年享乐的地方。二乔指江东美女大乔、小乔,分别为孙策、周瑜之妻)言外之意是,周瑜在赤壁之战获胜不过是靠偶然的机会罢了。“时无英雄,使竖子(小子)成名”(阮籍语),这就是诗人要表达的豪迈意气。

杜牧抒情写景的七绝,最为人们激赏,艺术成就超过咏史绝句。名作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把萧瑟秋风中的枫叶比作江南二月的春花,表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是清韵悠扬、富有哲理的名句。

李商隐和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李商隐和杜牧是唐代的。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他的一生所作之诗流传下来的有六百首左右,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被人们所熟知。他的诗独具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和婉约的美感。当然,仕途和爱情充满坎坷,他将情感与人生含蓄地反映在其诗作中。

人物特点

杜牧大李商隐10岁,他少有诗名。和李商隐是一样的,他在26岁的时候才进士及第。但是根据李商隐及第的情况,杜牧也难免是因为自己在牛党系统中,才顺利获得进士。

杜牧的生涯也很短,活了49岁。李商隐46岁。杜牧和李商隐比较相近的阅历就是,他们同样是从事着幕府工作,因为被幕府主人赏识,而自己又非常勤奋,努力而进入仕途。

但进入仕途以后他同样和李商隐一样受到了党争的影响。说实话,他们都不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人,相反他们的命运一直被别人左右。虽然杜牧被人看作是牛党,但实际他和李党的党阀李德裕是世交,而且他的一次献策平虏的建议也被李德裕看中并采纳。

可以说杜牧为人是比较高洁的,但是和李商隐一样,他们都想做想为,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制约的。也就是说在人事,在xx大策上面他们说了不算。就是说虽然杜牧长李商隐10岁,在李商隐的人事上头,杜牧没有话语权。而正是因为幕府的经历,杜牧和李商隐这是他们晋身仕途的一个阶梯,但同样也是他们的天花板。他们进入不了帝国核心的权力中心。

多么这一生几起几落。大和7年,杜牧险些丧命。因为发生了著名的甘露之变。这个甘露之变是宦官胁迫皇帝大杀臣子。又由于他被看做牛党,所以在李党执政的时候不会被重用。

小李杜是晚唐诗人吗?

“小李杜”是晚唐诗人。

“小李杜”是指晚唐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约813年至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杜牧(803年至853年),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李商隐与杜牧的诗词区别:

李商隐的诗句十分委婉,写的内容却更像是女性的哀怨,和时局格格不入,就像是已经经历过了辉煌时期,慢慢踏入了缓慢的进展期的xx,开始从大局观改变成为个人观。

杜牧的诗句非常多样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小李杜是中唐还是晚唐时期的诗人

小李杜是晚唐时期的诗人。

小李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自从孟郊、李贺、柳宗元、韩愈等中唐诗人相继去世以后,唐代诗坛上那种活泼与锐气的诗风也逐渐消失。直到杜牧、李商隐等一批诗人崛起,才使晚唐诗风摆脱没落的风气,重新出现生机。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律绝,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贾生》等。杜牧,字牧之,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但作品却十分出名,代表作有《秋夕》、《清明》、《江南春》等。

李商隐作品欣赏

1、《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春雨》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3、《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李杜

关于诗人小李杜是哪个朝代和诗人小李杜是哪个朝代的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