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如何下载软件?
2272023-2-24
xx病的治疗方法
1、家庭种植绿色防治
牛奶法:找了一个小喷壶,用牛奶(就是普通的瓶装牛奶)和水1:10的比例掺兑好,先把犯病严重的叶子掰掉,然后往植株和叶子上喷稀释的牛奶,尽量全部喷到。之后每隔3-5天喷一次。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小苏打法:xx病,在碱性状态下不能存活!每50g小苏打50kg水可以有效防止xx病!
白酒法:(第一天喷,第二天喷水清洗,如此重复)
(1)取40度以上的白酒若干毫升,按1:1000倍的比例,对白酒原液对水稀释;
(2)然后,灌入手动喷雾器中,对病株进行喷洒。喷洒用量以白色锈状物被冲洗干净为准。这种防治效果很明显,一旦病株上的锈状物被冲洗掉之后,xx病再也不会发生。
(3)这一防治措施用于南瓜、茄子、黄瓜等蔬菜会有相当好的效果,还有草莓也可以。它不仅是防治剂,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保护剂。
2、农药防治
(1)有机硫类杀菌剂:代森锰锌、丙森锌等(表面杀菌、预防)。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该类药剂除对xx病有效外,对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
优点:此类药剂不易产生抗性
缺点: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少,用药量相对较大
(2)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内吸杀菌、会抑制作物生长)。
三唑类杀菌剂都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有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该类药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苯醚甲环唑对xx病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注意不能和铜制剂混用,会降低杀菌能力,发病初期用药效果好,建议苯醚甲环唑搭配醚菌酯使用;
三唑酮长期使用后xx病对三唑酮逐渐产生抗性,而且三唑酮药害和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腈菌唑和四氟醚唑与三唑酮相比药效更强,用药量更少,安全性高,抑制作用小,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无论是治疗作用还是保护作用均明显优于三唑酮。
三唑类药剂使用注意用量,使用过量容易起到抑制作用,另外长期使用也容易产生抗药性。这几种杀菌剂生长抑制顺序: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
(3)仿生物植物源杀菌剂: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烯肟菌脂、嘧菌脂等(内吸杀菌、安全、起效慢)
该类药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活性高,持效期长,对花、果实安全,对蜜蜂低毒,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从而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与三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作为三唑类杀菌剂的替代药剂来治理xx病的抗药性。
(4)其他杀菌剂: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氟唑菌酰胺、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哈茨木霉菌等。
乙嘧酚磺酸酯: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抑制病菌孢子形成。对蜜蜂低毒,可在作物全生长期使用,可全面有效控制xx病病菌的各个发育阶段,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
氟唑菌酰胺: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能,深层清除病菌,持效期长,对蜜蜂毒性低,可在花果期使用。作用机制: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
枯草芽孢杆菌:其主要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丝上,伴随菌丝共同生长,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溶菌物质,从而消解菌丝体。一般会致使菌丝断裂、解体或细胞质消解;或者是次生代谢产物会溶解病原菌孢子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穿孔、产生畸形等,是防治xx病的有效生物药剂,比三唑酮防治效果好。
寡雄腐霉:是植物致病真菌的天敌,具有广谱、高效、抗病、促长、增产、环保的特点。寡雄腐霉通过寄生作用有效杀灭致病真菌,通过抗生作用抑制致病真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其可定植在植物根系表面,并可进入根系维管束,从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植物根系病害。可以有效预防xx病。
哈茨木霉菌:主要用于防治田间和温室内蔬菜水果等农作物xx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等叶部病害,作用机理是阻断病源菌繁殖生长所需能量传递,增加渗透性使真菌孢子干枯,通过损毁细胞膜来破坏孢子萌发管的生长。
(5)成品复配杀菌剂
苯甲·氟酰胺:为苯醚甲环唑和氟唑菌酰胺的混配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使用适期长,持效期长,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醚菌·啶酰菌:醚菌啶酰菌是新型xx病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对花果安全,在幼苗期,开花期,幼果期都能使用,可与三唑类药剂轮换使用,延缓对三唑类的抗药性。
唑醚·氟酰胺: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对蜜蜂低毒,花果期使用安全。增强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降低抗性风险。
氟菌·肟菌酯:有效成分为肟菌酯+氟吡菌酰胺, 杀菌活性高,内吸性较强,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对蜜蜂低毒,但是使用的时候一定注意摘了果再使用,最好先小面积试用,不少用户反映露娜森伤果,剂量过大很容易产生药害。
吡萘·嘧菌酯:有效成分为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具有显著的健康作物的功效,高效持久;叶绿增产,收获期长;作物安全,使用灵活。
可以,波尔多液是一种广谱无菌杀菌剂,对果树、林木、以及农作物具有广泛的防病杀菌作用.配制的原液呈碱性,原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沉淀形成晶体,所以必须现配现用.不同的病菌对波尔多液的反应不一样,霜霉菌易被波尔多液杀死,用波尔多液防治霜霉病效果较好.
防治对策
一、绿色生态防治,造就不利病虫害的实行标准
大棚膜要勤清扫,维持棚面清理,提高阳光照射。温室大棚能够 选用除灰条,随风飘荡往返晃动清除膜面。
尽量增加大棚通风。依据大棚温度状况,科学研究合理地通风排湿(阴雨天也需要在确保温度的条件下尽量通风排湿)。气温欠佳或病发时,要合理调节洒水量。推行膜下暗灌、膜下灌溉或浇小水,忌在阴雨天浇灌,避免 大水漫灌。最好是设在大晴天早上浇灌,
浇灌后要立即给花浇水排湿,减少棚室内湿度,降低叶片冷凝水。要运用高温和低温干燥双向要素来抑止病原菌的萌生和浸染。在大晴天早上日出后,使大棚温度快速升高到30℃~33℃,逐渐迟缓通风,操纵棚房间内温度不超过35℃,环境湿度降至75%下列。下午增加通风来减温排湿,使中午温度降到20℃~25℃,20℃以内时关掉出风口,晚间温度操纵在12℃~15℃,环境湿度降到70%~80%,降低冷凝水。
二、病发后合理使用有机化学药剂
有机化学药剂防治是灰霉病防治的重要。生产制造中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有各种类型,可是伴随着药剂的长期应用,很多地方的灰霉病菌对多种多样药剂造成了较高的抵抗性。并且,药剂在持续应用2~3次后,病原菌易造成耐药性,其防治灰霉病的功效会大幅度降低,即便 是增加使用量也难以实现满意的防治实际效果。提议应用新式药剂,要交替服药或混配服药,防止反复服药。
做为病虫害防治或在患病前期,大晴天可采用43%氟菌·肟菌酯(氟吡菌酰胺与肟菌酯混配,也叫露娜森)粒剂3000倍液喷雾器、42.4%唑醚·氟氟苯粒剂(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混配)3000~4000倍液喷雾器、25%啶菌恶唑乳油2000倍液喷雾器防治。
病发后可采用相关成分成分50%啶酰菌胺(凯润)水分离粒剂1200倍液,或喷25%啶菌恶唑乳油1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卉友)4000~6000倍液,或30%啶菌·乙霉威粒剂(啶菌恶唑和乙霉威混配)800~1000倍液喷雾器防治。
碰到下雨天或拱棚相对湿度大时,可采用烟尘剂粉末喷涂。现阶段可应用精量电动式弥粉机相互配合“格瑞硅微粉2号”150克/亩开展粉末喷涂防治,或应用“中蔬弥粉机”相互配合“中蔬硅微粉301”开展粉末喷涂防治,使用量200克/亩开展粉末喷涂防治。也可喷5%代森锰锌烟尘剂,或6.5%硫菌·霉威烟尘剂,或5%灭霉灵烟尘剂,或5%福·异菌烟尘剂,1亩每一次喷1000克,7天1次,连喷2~3次。
也可采用烟雾剂烟薰开展防治。可以用3.3%噻菌灵烟剂,或10%腐霉利烟剂、15%多·霉威烟剂、40%代森锰锌烟剂等密闭式烟熏,1亩服药250~350克,分放5~6处,黄昏暗火引燃,闭棚留宿,次日早上通风,隔6~7天1次,连熏2~3次。
三、消除残病体
病发时,立即切除病花、蔓枯病和病叶,放入包装袋内,带出户外掩埋或损坏,不可以顺手扔在田里和棚外。此外,在下雨天、黄昏和温度小于16℃时不必整枝打黄叶,不然不利伤口修复,病原菌会借机从创口入侵。
关于氟菌肟菌酯专治什么病和氟菌肟菌酯一瓶价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