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意诗情谁与共

未来可期2023-10-22 17:44:47我要评论

酒意诗情谁与共,第1张

念奴娇·嫩冰未白原文_翻译及赏析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小阁深沉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讯息。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镟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宋代·田为《念奴娇·嫩冰未白》 念奴娇·嫩冰未白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小阁深沉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讯息。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镟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田为(生卒年不详),字不伐,籍里无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罢典乐,为乐令。 《全宋词》存词六首,有《芊呕集》 田为才思与万俟咏抗行,词善写人意中事,杂以俗言俚语,曲尽要妙。 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玉蝴蝶恋花心动”,天下无能对者。

田为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春天 , 写景 , 闺情思念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万千般。一朝身死入黄泉。至诚地、哭皇天。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诸贤。禁法蝎儿不曾传。吃畜生、四十年。——宋代·朱敦复《双燕儿·尚志服事跛神仙》

双燕儿·尚志服事跛神仙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万千般。一朝身死入黄泉。至诚地、哭皇天。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诸贤。禁法蝎儿不曾传。吃畜生、四十年。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浮世事,能有几多长。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不用苦思量。——宋代·朱敦儒《望江南/忆江南》

望江南/忆江南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浮世事,能有几多长。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不用苦思量。

山亭柳·赠歌者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宋代·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宋词三百首 , 失意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家注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赏析

全词通过一个歌者年老色衰遭遗弃的悲惨命运,道出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被玩弄、遭遗弃的歌女艺妓的共同心声。

上片通过描写红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年老的失意。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是歌女的语气自信而又自负。“家住西秦”是写实,因为下面有“数年来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当是住陕西附近。“赌”是比赛竞争之意。这两句是歌女述说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种浪漫的艺术技能,敢和人比赛竞争。

“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负的口气。“花柳上,斗尖新”之“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艺术才能技巧。“斗”,仍是竞赛之意。“尖”,是高处,是过人之处。“新”,不是陈陈相因的旧套。合起来,这是歌女说自己多种艺术才能上敢和大家竞赛,并且比别人高超,新颖独创,绝不流俗。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偶”,有随便之意。“念奴”是唐天宝年间有名的歌女。词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诉说:我偶尔随便一唱当年念奴曾经唱过的歌,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听我歌唱,足见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动听。“高遏行云”,语出《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几句,当是失意时回忆当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负的话后面,都有一种反衬中的失意悲慨。自负的口气,实是自负的不平。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发,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因借“缠头”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

下片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抒发词人对她的无限同情。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从词里的“西秦”、“咸京道”地点上看,当是晏殊被贬知永兴时,慨叹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见作者这首词确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寓意。这首词的整个口吻都寄托著感慨。“残杯冷炙”语本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此处写歌女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歌者因为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独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个足以托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终生为之奉献而不改变。“衷肠事”,是指内心的事,这里是指终生相托的大事。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气自述: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见采”(“采”,选择、接纳),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这虽然是一个歌女的口吻,但又体现了一个中国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报国之情。这里的“若有知音见采”之“若有”是实无,也就是悲叹找不到知音。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了。可以想像得出,这个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的满堂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当即流下了眼泪。而当时这个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而歌女内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泪水,也要“重掩罗巾”,不能让人看到。“重掩”,是屡次流泪,屡次擦干。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强作笑颜,其悲哀就更为深重了。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迁升为户部尚书(户部长官,属三司),以观文殿大学士的官衔做了永兴军的长官。这首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情。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宋代·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宋词三百首壮志难酬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春天离别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宋代·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宋词三百首 , 豪放 , 隐居 , 生活忧国忧民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出自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释义:但是一腔酒意与诗情有谁可以与我共同分享?泪水流淌下来,脸上的香粉随之消融;(心情沉重)连头上戴的花钿也觉得沉甸甸的。

原文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这首词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一系列“春心动”的白描手法,自然道出“谁与共”的离情别绪。春天越美,人越寂寞。不见意中人,懒穿金缕衣。终日浓愁无好梦,相思又有谁知?

温暖的雨,晴和的风,冰河刚刚解冻;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梅花瓣儿,似女香腮,已经觉察到春心萌动了。这是写“春愁之兴起”。首句只言春美,美在暖雨晴风,美在冰雪融化,美在柳眼梅腮。

正是因为眼前的这些美,唤醒了词人的一颗春心。李商隐说,“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词人的春心,显然已经“共花争发”,接下来写相思之愁,也就水到渠成了。

拓展: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

关于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解释如下: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上片描绘室外风和日暖的春景,渲染一种令人陶醉的环境气氛,抒发怀春之情思;

下片意脉承前而来,着重刻画词人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通过细节描写,乐景哀写,分层次、多侧面地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诗文群英荟第9期】斗诗之古体诗专场-酒意诗情谁与共

《古风·梦里行【中华新韵】》

嗟呼,崔嵬可摘月兮一马平川。

嗟呼,青冥之空幽兮若隐若现。

逶迤玉带近天籁,天籁远自白云外。

萧史驾鹤复登临,弄玉仙姿多风彩。

流霭红霞不觉飞,青山依旧年年在。

伊人驻足问苍穹,情义似天思如海。

明月心,何曾改。闻否清弦出松柏?

颔首相向泪痕深,君心妾心知旧恩。

相依相戏不觉远,双双转入桃花津。

并坐草丘看颜色,未见斑鸠只闻声。

然否蜜语恼仙子,忽起怒风草木惊。

日洒黄金落,枝压碧草亲。

秀丝飞粉黛,玉靥凝浅颦。

道是仙子送清影,氤氲飞处满是卿。

卿可知,婉若桃花兮轻云闭月。

卿可知,皎如白玉兮阳春白雪。

流光难永驻,倩影心不灭。

愿做花间醉,长情永不绝。

不觉贪欢日渐西,草木安知韶光美,

玉人久汗思琼浆,桂花枝下汲新水。

莫非多情自多恚,仙山深处藏魑魅。

兰唇未启香先开,暗处横来独眼匪。

夺井夺水夺人爱,恶人恶语恶琐猥。

冲冠一怒为红颜,拔剑一吼好梦残。

好梦残,人难眠,天杀谁个怜。

徐风自南来,婵娟不北渡。

窗透百花香,楚天已迟暮。

深夜寂寞总无数,愁起一卷旧诗书。

诗书难写梦中身,人间又是四月春。

江南江北同颜色,柳绿花红雨纷纷。

不叹前路无知己,天涯何处不逢君。

知君不是酒中客,一盏清茶伴古今。

酒意诗情谁与共,诗文天地有知音。

《 五律  ·【酒意诗情谁与共】 》

正玖品题诗,春浓渐盛时。

临摹平日赋,何必灌新词。

群里吟无韵,邀朋笑相知。

浅尝醺后语,心静自坚持。

《游》

苍茫天地一牢笼,

元神暗纵上九重。

蓬莱仙山邀三老,

醉步东海探老龙。

云波缥缈裹蟾宫,

仙子曼舞清影弄。

玉兔奋力研墨勤,

酒意诗情谁与共?

《蝶恋花 竹园笛声》

乳燕飞枝春意动。四月时光,碧草如波涌。汀上柔条香暗弄,竹园风过鸣笛孔。

小径独行心事重。遥忆佳人,痴念幽丝笼。酒意诗情谁与共,莺啼婉转吟花颂。

《七绝 •江畔独行吟》

谁怜江畔孤行客?歌遍芳丛吟晚风。

酒意诗情无与共,长天酹罢水流东。

《仿苏幕遮(“诗情酒意谁与共”)》

孔子长,孟子短,四书五经,都作脑后边。翻云覆雨红尘懒,酒池肉林,歌舞莫辞滥。

风情乱,心事半,花红点点,夜雨共阑珊。碧玉万千无人管,酒落愁肠,忍辜泪斑斑。

《七律·春欲醉》

老榆慵懒枝如洒,

藤椅轻摇赏箸花。

暖意攀援鸢欲下,

凉风漫扫柳黄葭。

香飘院外仙人醉,

小巷深幽有酒呷。

故旧欣逢迎远客,

真情笑靥印窗纱。

七绝《遥望》

青山远黛凝微雨,

碎月残桥暮色笼;

酒意诗情谁与共,

欢歌笑语只梦中。

《如梦令》

月洒清辉迷兔,

伊人青衣独舞。

案前杯影瘦,

诗情酒意谁共?

怎度,怎度,

凉凉长夜无数。

《问(平水韵)》

独逢苦酒度愁肠,

冷诵寒诗梦异乡。

酒意诗情谁与共?

春风对饮绿为章。

《归》

稚鹊翘首芬路晴

斜阳偷瞄照屏明

春意锁楼梦

酒意诗情谁与共

逢节振翅卸事空

饮思月杯中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本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隐在《二月二日》一诗中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苏轼在《水龙吟》词中描绘柳叶情状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看来女词人受此启发,抓住两个极具特点的事物,写出春天的生机。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亦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之流露。词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词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女词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气氛形成强烈反差。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紧接着词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词作的下片,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词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欹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词人不出户观赏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闷,慵懒至极。一个“损”字,也暗示词人慵懒、无精打彩。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无好梦”,是说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犹”字写活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态。此外,剪弄灯火,古时妇女常藉以卜数夫君之归期。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叙写生活本身,实是几经苦炼,没有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皱水轩词筌》)。(文潜 少鸣

关于酒意诗情谁与共和酒意诗情谁与共的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