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怎么办怎样让鼻通气?
2032023-2-17
中华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xx,久经不息源远流长。下面我带来的是敦煌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一)
《又见敦煌》离不开王潮歌。
王潮歌,著名的女导演,“印象系列”总导演,总编剧。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王潮歌。
王潮歌,在我心目中,如同女神一般。
知性,优雅,聪明,时尚,个性鲜明,极具创意。据说她的名字王潮歌三个字就意味着颠覆,意味着创新。
她的网络上的视频节目,我反复看了很多次。
每次看感受都不同,看一百次也看不厌。
我是她的粉丝,铁杆粉。
我其实很早就有个想法,我想写写她。只是有点老虎吃天,无法下笔。这次正好有个机会可以看看《又见敦煌》。我非常兴奋,觉得离王潮歌近了一点。
(二)
因为是夜场。
披着夜色,载着星光,和朋友们赶到剧场。
在璀璨星空下看,剧场像蓝色的水晶宫。非常漂亮壮观,如同一座童话里的宫殿。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据说此建筑取意沙漠中一滴水。
前来观看的观众非常多。
我们排队依次如场。感觉非常新奇。那是一座下沉式建筑。
当我们随着人流在通道里走的时候,就听到了广播的播音。提示大家不要急,不要怕慢, 这不同于一般的剧场,是行走着看的情景体验剧。
当进到一个很大的剧场的时候,就有讲解员给你讲敦煌的历史。比如,常书鸿,斯坦因,王圆箓,张议超,索靖等等。
而且,剧场的焦点是不断变化的。似乎到处都有讲解员。让人目不暇接。思维跳跃性极强。
然后,音乐想起,是各种历史人物一一出现。
非常庞大的队伍。告诉你,他是谁。就像历史书在一页一页翻动。五步一个故事,十步一个传奇。不知不觉就让人身临其境。
然后是几个历史片段,也可以说是几个故事。
拨去黄沙,见到历史。
时间穿越到了1907年5月21日。
也就是王圆箓送走国宝的时候。电闪雷鸣,风雨呼啸而过。莫高窟几千个洞窟里的飞天和菩萨瞬间显身。天人对话,表现了王道士的忏悔与乡民抹红的无奈。场景设计与音乐都非常震撼。
这个卑微的小人物,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也因此成了莫高窟的罪人。大量的国宝被劫掠。走笔至此,我忽然想起那个叫林染的诗人写的一首诗。
当斯坦因用二十九个大木箱满载国宝离去。
他悲愤的写到:
一轮殷红的夕阳
正从大泉两岸的灵岩上
从九层阁美丽的胸脯
从一个民族深深的伤口里
沉重地滴落
血光飞溅地涌来
染红了他和他满载的驼队
然后,又进入另一个剧场。是那个叫米薇的多情美丽的女子故事。
当讲解员说完,忽然脚下亮了,竟然是透明的房顶。。出现一个小房间,三个袅娜多姿的女子正在就寝。其中一个辗转难眠,被苦涩的相思所困,于是起身写信,神色幽怨,如同苦菜花。
她就是米薇。
一个秀丽温婉的女子,皮肤白皙,好似一束皎洁的月光。她的思念曾经在西域大地上开过一朵清芬的小花。“同心却离居,思念令人老”。
她在一千七百年前给丈夫纳奈德写了一封信。信使大约被黑风沙淹没,反正信没有送到。一个爱情故事被历史淹没。
一瞬间,一千年。就如同诗人王维所说。
后来机缘巧合,这封信被被英国学者斯坦因发现,现存在大英博物馆的一个橱窗里。
一抔黄沙掩风流。因了这封信,我们才知道历史上还曾有过那样一个聪慧贤淑的女子。
接着,我们又进入另一个剧场。
这个剧场是有座位的。
红色的座垫。
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一个图书的海洋。有升降舞台,忽的,各种历史人物一一走来。
索靖,张仪超,信使,皇帝,
王维都一一穿越而来。
此时的我,都忘记拍照了。我的眼睛,耳朵似乎都不够用了。
睁大眼睛呢,似乎还把什么忽略了。真有点目不暇接。
简直是一场艺术的璀璨盛宴。一条丝绸之路,曾经写满了苦难与风霜。见证了敦煌的发展。也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与传奇。
剧终时,往外走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回味无穷。
拨去心中的黄沙,见到人生。
走出剧场,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不由得让人感慨光阴之迅速,人生就是一场百年孤旅。要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珍惜当下。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有故事的一把黄沙。
回来的路上,我和朋友们讨论着刚才的观感,讨论着历史,讨论着王潮歌,讨论着王儿将,讨论着现实,似乎又穿越了一次。
(三)
看过很多情景剧,这种模式是第一次,也是尤为震撼的一场。
真的感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90分钟,邂逅历史。
90分钟,走进传奇。
宏大的历史场景重现,穿越的奇妙感觉,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王潮歌曾说:她不做极品,只做绝品。
她的名字将永远和莫高窟连在一起,她成了莫高窟传奇的一部分。
《又见敦煌》使得敦煌名气大噪,而敦煌则是王潮歌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所有照片都来自网络。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代都有修建,到唐代武则天时,已有一千多个洞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关于又见敦煌是哪个朝代和又见敦煌值得一看吗 知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