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腹泻怎么办?
2642023-3-7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溶菌酶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克隆、提取而制取,它是一种天然酶,安全绿色的添加剂,无抗药性.
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植物中有溶菌酶,
目前已从木瓜、无花果、芜菁、大麦等植物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较大,约为24000~29100.
1、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不同
青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2、过程不同
青霉素:其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扩展资料
青霉素的分类
(1)口服耐酸青霉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V。
(2)耐酶青霉素:常用药物有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美西林、替莫西林。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6)天然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类,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霉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菌酶
溶菌酶来自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一种能溶解某些细菌的酶类。可酵解革兰阳性球菌壁上的乙酰氨基多糖成分,使细胞壁破裂。其分子量为14000万~15000,可从肾小球基底膜滤出,90%以上可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尿液中很少或无溶菌酶。
用一种细菌悬液作为基质,加入待测标本后保温一定时间,如标本中含溶菌酶,则细菌被溶解,细菌悬液浊度下降或变清,可用光电比浊法测其浊度变化,或用平皿法测定其溶菌圈的大小。
扩展资料
溶菌酶为很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蛋清溶菌酶是C型,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溶菌酶不会因为有机溶剂的处理而失活,当转移到水溶液中时,溶菌酶的活力可全部恢复;溶菌酶可被冷冻或干燥处理,且活力稳定;溶菌酶适宜pH5.3~6.4,可用于低酸性食品防腐。
溶菌酶生产成本较低;溶菌酶的抗菌谱较广,不仅局限于G- 菌,对部分G+菌也有抑制效果;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安全性高。溶菌酶为一种天然蛋白质,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
1894年R.F.J.Pfeiffer发现,如果在经痢疾菌免疫的豚鼠腹腔内注射痢疾菌,则该细菌发生特异的裂解,并已将这种作用用于细菌鉴定中(Pfeiffer现象或Pfeiffer溶菌现象)。如加入健康动物的新鲜血清作为补体,则溶菌现象也可在试管中发生。
由于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形成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这种酶可使细菌细胞裂解,此现象也称为溶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菌酶
溶菌酶的酶学编号是多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溶菌酶的成分是什么、溶菌酶的酶学编号是多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