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开机密码忘了怎么办
2052023-3-18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
故宫建成后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庙号谥号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认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后尊为诚敬义皇帝,而后却被顺治罢黜的睿忠亲王)。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故宫的历史: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时期,故宫三大殿名称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故宫
1、故宫始建于140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
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故宫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旧称紫禁城。因为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是居住在紫微宫的,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所以紫薇成了皇帝的宫殿,又因为皇宫是属于禁地,所以又称紫禁城。
故宫的建造
而故宫是在明朝永乐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开始建造。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完成父亲朱元璋生前的愿望,准备把明朝的首都迁到北京去。所以下令以南京故宫为建造蓝本,在北京建造了故宫,共耗时14年,一直到1420年北京故宫才建立完成。
故宫是明朝建立的。
故宫的简介
北京故宫的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公元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故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朝时期,永乐皇帝下令,依南京故宫为版本,建设了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xx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关于故宫始建哪个朝代和故宫始建哪个朝代建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