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粉刺怎么处理?
1912023-3-4
小麦播种最晚时间
10月份是冬小麦的播种季节,由于阴雨天较多,很多田块都还未进行旋耕。
冬小麦最晚什么时候播种?
冬小麦最晚种植时间为11月份,若晚于这个时间种植,就会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同时在种植时还需使用药剂进行拌种,以提高出苗率。我国地域辽阔,同一月份的气候条件,会有所差异,北部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间是在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的北部,以及中部种植时间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小麦在什么情况下不出苗或苗弱
气候的影响
如涝灾、旱灾、冻害等不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15~20摄氏度,高于35摄氏度和低于1摄氏度都不会发芽,低于10度发芽缓慢;土壤过湿播种或播种后浇水又遇到下雨,土壤粘重、湿度过大、地表板结的情况下,种子往往由于缺乏氧气而不能萌发,即使勉强出苗,生长也很细弱。
田地整理不当
小麦最适宜的播种深度是3-5厘米,如播种过深、过浅或田间杂草多、种子的品种质量差、整地质量不好等,都会影响小麦出苗及生长。
连年重茬
耕作方式过于单一、播种前不重视小麦拌种,拌种剂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土壤中产生病菌。这个原因一般比较多常见。
小麦晚播的危害
营养生长不足,难以抵抗严寒。晚播的小麦一般在越冬前营养生长不足,在越冬期营养生长缓慢,根系吸收水肥能力较弱,幼苗瘦弱,分蘖较正常植株少,难以抵抗冬季严寒。来年返青期也不能及时返青生长,总体来说生长势比正常植株弱,虽然晚播,但是小麦收获期跟正常播种小麦相差2~3天,也就是说晚播小麦的整个生育期缩短了,亩产量也会相应下降。后期受天气影响大,产量难保障。晚播小麦后期收获也会相应的晚几天,很容易遭受干热风的影响,再加上夏季阴雨较多,不能及时收获的话会引发赤霉病大爆发,这样以来小麦的产量肯定受影响。
前期营养不足,后期籽粒瘪。由于冬前小麦的营养生长没跟上,特别是冬前生长到3片叶的小麦,被称为“断奶期”,即种子的营养已经消耗殆尽,而自身叶片薄弱还不能自给自足。前期营养没跟上,后期孕穗以及灌浆等都会受影响,导致籽粒不饱满或者籽粒小等。小麦晚播的危害肯定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因此,播种时还是要选择适宜播期,以及冬前适度壮苗。
小麦越冬前壮苗标准
一般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幼苗长出7片叶左右,有2个左右的分蘖,节间还未伸长,且未发生孕穗生长。这个时期的麦苗能够积累足够的营养进行越冬,且在越冬后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小麦早播晚播都是相对的,还是根据本地区专家建议的播期进行科学播种产量才会比较有保障。
小麦播种最迟到4月5日前完成。
一般在秋分至寒露这一段时间种植,也就是10月下旬(9月22日或23日秋分后后)至10月上旬(10月8日或9日寒露前后)这段时间里。
九月份下旬到十月份上旬。
冬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1、适时追施肥料,促进苗木转化。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播施化肥。施药量视苗情而定,第一类苗每亩5公斤左右,第二类苗每亩7公斤左右,第三类苗每亩10公斤左右。尿素与二胺混合施用效果更佳。尿素与二胺的混合比为3:2。
2、抑制和保护水分。春季适时耙地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增湿保墒的作用。抑制使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促进幼苗由弱变强的生长。
3、栽培和除草。小麦变绿后,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温度,增加水分,促进根系发育生长,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小麦争水,肥料,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化学药品可用于防治杂草,但必须控制用量,以免引起药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4、化学控制防止倒伏。早播、超密旺昌麦田、全膜地膜穴播麦田和高秆品种麦田,待小麦变绿起苗时喷施20%壮丰安,喷施20-30毫升每亩加药并均匀加水20-25公斤。喷药控制植株过长,促进穿根,防止小麦生长后期倒伏。
5、预防病虫害。病虫害预报预报,早发现早防治,特别是陇南地区的小麦条锈病,密切关注该病害,当小麦条锈病流行率达到5%时,使用15%的苯吡菌素50-70克/亩,和50kg水进行喷雾控制。
6、防止春小麦冻害。陇东、陇南小麦春季冻害时有发生,要做好“落春寒”和晚冻害准备工作,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加强苗情监测。一旦遭受冻害,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促进其恢复和生长。
7、严禁在麦田放牧。麦田放牧对小麦的生长危害极大,尤其是山地和旱地,土壤比较薄弱,牲畜啃青,会使小麦脱根。穴播麦田覆土,严禁人畜践踏,保护地膜,达到一次多茬利用的目的。
关于今年播小麦最晚多少号和小麦几号播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